Latest News
Expressway
中國自動化大會是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的國內最高層次的自動化領域大型綜合性學術會議。
傳承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奮力推進自動化高水平自立自強,在黨誕辰100周年和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中國自動化學會也迎來了六十周年會慶,此次自動化大會主題為“中國自動化學會60周年會慶”,會議將多地并舉、云端同步,續寫自動化大會新未來。
Invited report
潘云鶴,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計算機應用專家。原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浙江大學校長。兼任國家教材委員會委員、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咨詢委員會組長、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理事長、中國創新設計產業戰略聯盟理事長、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名譽理事長等職。
潘云鶴是中國智能CAD和計算機美術領域的開拓者之一。他長期從事人工智能、計算機圖形學、CAD和工業設計的研究,在計算機美術、智能CAD、計算機輔助產品創新、虛擬現實和數字文物保護、數字圖書館、智能城市和知識中心等領域,承擔過多個重要科研課題,創新性地提出跨媒體智能、數據海、智能圖書館、人工智能2.0、視覺知識、多重知識表達等概念,發表多篇研究論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國家科技獎勵。
桂衛華,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中南大學教授?,F任中南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有色冶金自動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自動化學會過程控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長期致力于復雜冶金生產過程控制理論、技術和工程應用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一等獎8項;湖南省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曾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光召科技獎”、“全國有色金屬行業勞動模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國過程控制終身成就獎”、“楊嘉墀科技獎”等獎勵和榮譽稱號。
SESSION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線上直播 |
郭劍波
孫正運
|
曾 鳴 | 數字技術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
夏文波 |
軟件定義終端、硬件在線升級 柔性平臺快速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
||
孫華東 |
新型電力系統的特征、挑戰及關鍵技術 |
||
王耀華 |
雙碳目標下電力轉型發展路徑研究探討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線上直播 |
劉俊勇
蒲天驕
|
蒲天驕 | 人工智能技術在新型電力系統的應用與展望 |
賈宏杰 | 人工智能技術在“車–樁-網”深度耦合背景下的應用 | ||
王小君 | 邊云協同的配電網故障診斷與定位方法 | ||
裴 瑋 |
微網群互動行為的深度學習建模及優化應用 |
||
王 波 |
面向新型電力系統的數字化關鍵技術及應用 |
||
孫英云 |
數據驅動的新型電力系統源荷不確定性建模方法 |
||
劉友波 | 基于邊緣學習的分布式資源趨優運行與交易策略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203 |
張紀峰
趙延龍
|
郭 雷 | 智能系統的理論基礎 --- 控制論的某些啟示與展望 |
王 龍 | 從推理機械化到智能自動化 | ||
陳 杰 | Once Glory, Ever Glory: Rethinking PID toward Future Automation Systems | ||
孫 健 | 網絡化系統控制研究進展 | ||
虞文武 | 復雜系統涌現演化與調控機制的一些思考 | ||
周 彬 | Finite-time stabilization by time-varying high-gain feedback | ||
王 卓 | 有理數時滯離散系統穩定性(Stability of Discrete Systems With Rational-Number Delays) | ||
徐占伯 | 網絡化系統工程方法及在5G基站節能優化的應用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217 |
宋永端
姜 斌
|
冒澤慧 | 基于多體模型的高速列車自適應控制設計 |
游科友 | 智能模型預測控制及其快速實現 | ||
李繁飆 | 飛機防滑剎車系統控制設計與地面滑跑性能研究 | ||
陳積明 | VTrace: Automatic Diagnostic System for Persistent Packet Loss in Cloud-Scale Overlay Network | ||
王玉娟 | 未知非消失擾動下非線性系統預設速率控制 | ||
王大軼 | 航天器的自主運行技術 | ||
張正強 | Decentralized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of large-scale systems with time delays | ||
張晉熙 | Global Output-Feedback Prescribed Performance Control of Nonlinear Systems with Unknown Virtual Control Coefficients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線上直播 |
薛建儒
李 鵬
|
方 浩 | 數據-知識混合驅動的無人系統協同感知,優化與控制 |
李 鵬 | 輸變電設備圖像智能識別技術及應用 | ||
吳 俊 | 人機混合駕駛的權限分配方法研究 | ||
王賀升 | 基于學習的機器人定位導航研究 | ||
華仁紅 | 基于數字孿生體聯動的功能可擴展型工業機器人 | ||
張軍平 | 深度學習研究進展及思考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線上直播 |
徐宗本
王成紅
|
徐宗本 | 如何突破機器學習的先驗假設 |
王 聰 | 動態環境機器學習探索 | ||
鄭智捷 | 支持AI前沿研究的元知識智能化體系 | ||
孫仕亮 | 基于穩定性的多視圖學習泛化理論 | ||
郁文生 | 人工智能與自動推理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320 |
王耀南
叢 楊
|
王耀南 | 智能自主作業機器人關鍵技術及發展趨勢 |
侯增廣 | 康復機器人的核心技術與挑戰 | ||
宋愛國 | 機器人力觸覺傳感器研究及應用 | ||
方勇純 | 智能仿生蛇形機器人研究 | ||
徐 昕 | 機器人智能感知與優化決策的小樣本學習方法 | ||
喻俊志 | 水下視覺感知與增穩控制 | ||
叢 楊 | 機器人在線視覺感知進展及展望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線上直播 |
劉成林
向世明
|
劉成林 | 開放環境智能感知的內涵與研究問題 |
程明明 | 大規模圖像的多粒度語義提取 | ||
薛建儒 | 駕駛任務引導的交通情境理解與預測 | ||
陶建華 | 多模態細微情感分析技術 | ||
鄧亞峰 | 多模態信息感知與安全 | ||
龍明盛 | 遷移學習理論、算法及開源庫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321 |
張化光
孫秋野
|
李亞樓 | 綜合能源系統仿真與優化分析 |
鐘大龍 | 脫碳戰略的關鍵材料與制造技術探討 | ||
耿 華 | Modeling of Inverter-Based Generation Unit (IBGU) for Power System Dynamic Studies | ||
劉 帥 | Reinforcement Learning based Energy Trading and Management of Regional Interconnected Microgrids | ||
房 方 | 能源綜合利用中的先進儲能系統及其控制技術 | ||
孫秋野 | 大規模綜合能源開源仿真測試平臺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線上直播 |
李衍達
張學工
侯增廣
|
盧革宇 | 高分辨大深度生物熒光成像 |
李小俚 | 無創低頻超聲腦深部刺激技術 | ||
王 聰 | 動態學習與智能醫學 | ||
汪小我 | 生物分子競爭性調控:理論建模、定量觀測與生物醫學應用 | ||
孫蓬明 | 基于HPV檢測的多模態宮頸癌篩查人工智能體系建立 | ||
吳正興 | 仿生滑翔機器海豚系統設計、建模與智能控制研究 | ||
智 慧 | 增強子參與遺傳與表觀遺傳調控的模型研究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301 |
王飛躍 | 呂本富 | 組織智能化的路徑與模式 |
呂琳媛 | 網絡的DHC定理及其應用 | ||
鄭曉龍 | 大數據驅動的社會計算理論與應用實踐探索 | ||
熊光宇 | 社會制造下的價值鏈上企業及客戶的價值擴展 | ||
劉 勝 | 平行物流網絡及其在京東物流的應用 | ||
吳懷宇 | 3D鞋服智能社會化制造 | ||
李立軍 | 基于社會計算的針織毛衫柔性供應鏈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322 |
辛景民 | 許朝山 | 技術引領、資源集聚、機制創新,協同打造產教融合新生態 |
孫善學 | 新職業教育法的主要特點分析解讀 | ||
劉劍毅 | 借鑒高等教育經驗 探索AI職業教育之路 | ||
丁文利 | 整省推進 山東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發展實踐 | ||
劉 浪 | 服務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線上直播 |
何毓琦 | Christos G. Cassandras | Autonomous Vehicles and the Internet of Cars |
蘇岳龍 | 智慧城市出行信息服務的“物聯網+”之道——由“量變”到“質變” | ||
趙千川 | 群智能建筑的理論基礎 | ||
謝立華 | Smart Sensing for Indoor Positioning and Human Activty Recognition | ||
任冬淳 | 自動配送車行為決策與運動控制中的挑戰和解決方案 | ||
江 億 | 群智能——智慧建筑和智慧城市的明天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218 |
尹 浩
陳積明
|
尹 浩 | 未來工業互聯網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 |
陳立峰 | 工業互聯網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與人才培養 | ||
曾 鵬 | 基于工業互聯網的人機協同控制與跨域實時優化 | ||
陳彩蓮 | 工業互聯網的現場級異構數據協同傳輸機制設計與實現 | ||
王 濱 | 構建以商用密碼為基石的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 | ||
史治國 | 智能工廠現場級工業物聯網架構與互聯互通技術 |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302 |
吳 澄
于海斌
|
董景辰 | 國內外智能制造發展概況 |
孫彥廣 | 信息物理融合的鋼鐵全流程智能制造技術 | ||
趙 驥 |
未來工業互聯網松耦合結構理論、分析、評估及實現平臺 |
||
王昊奮 |
當知識圖譜遇上智能制造:機遇與挑戰 | ||
張霖 |
智能制造中的建模仿真技術 |
||
楊明磊 | 煉化一體化價值鏈表征及優化 | ||
陳曉光 | 5.5G工業互聯,點亮工業新價值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211 |
柴天佑
李少遠
丁進良
|
杜文莉 | 過程工業人機共融智能決策的挑戰與實踐 |
喬俊飛 | 面向污染防治的流程工業智能優化控制 | ||
李少遠 | 復雜生產條件下煉油過程典型裝置的實時優化與預測控制 | ||
丁進良 | 流程工業智能進展與挑戰 | ||
趙 珺 | 基于信息粒的工業能源系統優化調度 | ||
粟 梅 | 虛擬動力學控制技術初探 | ||
黃雪鋒 | 流程行業數字化控制和生產優化技術探討 | ||
焦四海 | 厚板軋制過程控制與數字化實踐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202 |
錢 鋒 | 錢 鋒 | 數實融合助力能源化工數字化轉型 |
洪漢玉 | 化工過程自動化及智能技術 | ||
馮恩波 | 精細化工類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技術路徑與實踐 | ||
杜安利 | 自主芯架構,構建數字新生態 | ||
金曉明 | 石油化工行業數智化轉型的新實踐 | ||
潘 明 | 流程工業智能生產工業軟件平臺 | ||
王少勇 | 石化企業智能制造升級發展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307 |
孫優賢
陽春華
|
馮恩波 | 從數據到知識:工業大數據的挖掘技術與應用 |
王 凌 | 數據驅動的工業智能優化調度 | ||
陽春華 | 流程工業數字孿生關鍵技術與應用探索 | ||
程 鵬 | PLC-Sleuth: Detecting and Localizing PLC Intrusions Using Control Invariants | ||
韓紅桂 | 城市污水處理過程協同優化控制 | ||
史 揚 | 工業生產智能優化的探索與實踐 | ||
周 平 | 數據驅動高爐自動化初探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線上直播 |
王天然
趙新剛
劉 浩
|
郭士杰 | 大面積觸覺傳感器及基于觸覺的人機交互 |
韓建達 | 腦肢融合康復關鍵技術 | ||
段星光 | 醫療機器人之技術創新與核心部件國產化 | ||
杜志江 | 介紹國內外手術機器人的最新進展及技術發展趨勢 | ||
陳衛東 | 自然腔道介入機器人的人機共融性設計與實現 | ||
胡 穎 | 超聲檢查與引導介入手術機器人研究進展 | ||
明 東 | 無創腦機接口發展與挑戰 | ||
韓峰濤 |
xMate柔性機械臂助力醫療機器人系統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306 |
孫長銀
李智剛
|
孫長銀 | 基于能力的多域智能系統思考 |
王 碩 | 水下仿生機器人-作業臂系統及其自主水下作業研究 | ||
劉開周 | 基于升力原理的深海高速潛水器研究與探討 | ||
文 力 | 水下仿生軟體機器人 | ||
賀 威 | 協作機器人智能控制 | ||
李慧平 | 海洋航行器經濟規劃與預測控制 | ||
楊申申 | 深海載人潛水器的發展與應用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305 |
王文海
石紅芳
|
張亞彬 | 工業控制系統安全一體化發展 |
夏 冀 | 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標準與測評研究現狀 | ||
趙軍凱 | 工業數字化轉型路徑下工控安全的變革與重構 | ||
穆雷霆 | 構建自主可信防護體系,護航工業生產轉型升級 | ||
張志群 | 數智新時代 前路共飛騰 | ||
王文海 | 內生安全關鍵控制系統研究與應用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303 |
桂衛華
董海榮
|
周東華 | 高速列車制動系統實時故障診斷技術 |
劉 嶺 | 列車自主運行控制技術的研究與展望 | ||
都青華 | 智能動車組技術創新與發展 | ||
楊 輝 | 重載機車智能輔助駕駛策略研究 | ||
徐從謙 | 軌道交通電傳動系統智能運維技術研究與應用 | ||
彭 濤 | 高速列車牽引傳動系統故障測試與驗證平臺研究 | ||
賀詩波 | 數據驅動的高速鐵路沿線強風預警 | ||
荀 徑 | 高速鐵路運控調度一體化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216 |
陳尚義 | 趙春江 | 智慧農業展望 |
趙生捷 | 面向自主泊車人物的環境感知與建圖定位 | ||
吳 甜 | AI開源開放平臺支撐產業智能化升級 | ||
辛耀中 | 人工智能在電網調度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 ||
楊 珉 | 開放網絡環境中的智能系統安全研究 | ||
劉 峰 | 萊頓在精益生產與智能制造的嘗試 | ||
黃斌文 | 智能化校園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山茶廳 |
金耀華
褚 健
胡偉武
|
胡偉武 | 將自主進行到底 |
俞海斌 | 流程工業自動化、數字化與智能化的中控實踐與思考 | ||
梁懌 | 西氣東輸智能管道建設實踐與展望探索 | ||
龍小昂 | 基于可信的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研究與實踐 | ||
吳金財 | 基于冶煉機理優化策略的先進過程控制系統開發與應用 | ||
張龍強 | 核電廠數字化儀控系統國產化研發及工程應用 | ||
王雪梅 | 石化裝置儀表和自控系統設計選型及對國產化進程的思考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201 |
車海平
|
柴天佑 | 端邊云協同的復雜工業系統運行過程智能化 |
敖 立 | 新型邊緣控制發展態勢與未來展望 | ||
關新平 | 現場級工業網絡系統的分布式感知與協同控制 | ||
王文海 | 工控系統全生命周期內生安全主動防御大平臺 | ||
車海平 | 應用于工業控制的信息技術展望與建議 | ||
趙 驥 | 工業全要素互聯系統結構及實現平臺 | ||
宋 師 | 數控行業發展趨勢及信息化融合生態建設構想 | ||
曾 鵬 |
工業控制與信息技術融合創新專委會成立倡議、工作目標與規劃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210 |
李涼海 | 李涼海 | 致辭 |
盧滿宏 | 航天智能測控通信網絡新技術探討 | ||
孫 翱 | 基于戰遙技術的無人平臺體系智能決策研究 | ||
黃大慶 | 反無人機技術 | ||
王 亨 | 臨近空間飛行器無線發射技術研究 | ||
朱 珂 | 載人航天測控通信技術發展與展望 | ||
鄧忠文 |
深空探測衛星編隊精密測量技術研究 |
||
張振華 |
微納SAR技術進展與展望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303 |
陳俊龍
魏慶來
賀 威 |
王兆魁 | 基于平行智能的成像衛星快速響應技術 |
劉 丁 |
Parallel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semiconductor silicon single crystal growth |
||
張 俊 | 基于平行系統的人機混合增強智能電網調度關鍵技術與系統實現 | ||
楊秦敏 | 面向清潔能源利用的平行數據智能研究 | ||
魏慶來 | 自學習平行控制 | ||
陳 龍 | 平行礦山 | ||
貢 亮 |
復雜農業場景下農業機器人數字孿生平行學習方法 |
||
|
平行乳腺癌診療系統的區間二型模糊綜合評估與預防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線上直播 |
王子棟
周東華
胡昌華
|
周克敏 | 模型逼近與保性能控制器降階 |
Steven X. Ding | An alternative paradigm of fault diagnosis in dynamic systems: projection-based methods | ||
姜 斌 | 集群無人機的智能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技術 | ||
雷亞國 | 大數據驅動的機械裝備智能運維理論及工程應用 | ||
趙春暉 | 數據驅動的重大發電裝備非平穩運行工況智能監控 | ||
王淑一 | 航天器控制系統智能健康管理技術及應用 | ||
李金龍 | 軌道交通裝備系統故障診斷與健康管理技術應用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302 |
劉德榮
趙博
|
張化光 | Multi-Scale Optimal Regulation of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with ADP: Fundamenta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
宋士吉 | 深海機器人及其智能技術 | ||
魯仁全 | 變結構無人自主系統研究 | ||
程 龍 | 基于神經網絡的智能材料預測控制方法 | ||
那 靖 | 基于自適應動態規劃的最優控制及應用 | ||
穆朝絮 | 自適應動態規劃優化決策研究及思考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322 |
謝勝利 | 謝錫城 | 從模仿到超越---胎心監護中的智能檢測算法及異常錯誤糾正 |
楊 斌 | 基于導波技術的智能缺陷檢測方法及裝置 | ||
房小兆 | 基于計算機視覺的紡織布料瑕疵檢測技術及系統 | ||
周曉玲 | 智能檢測助力美的智能制造 | ||
黃麥多 | 智能駕駛發展趨勢下的高端汽車電子智能測控技術與應用 | ||
謝勝利 | 面向復合材料內部微缺陷辨識的超分辨層析智能檢測技術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山茶廳 |
張 鈸
孫富春
|
孫富春 | 知行體- 一種新的認知計算模型 |
余 山 | 前額葉與認知控制:從腦到深度學習 | ||
李小俚 | 無人機操控認知神經工效分析 | ||
景麗萍 | 認知啟發的視覺分析探索 | ||
楊 艷 | 物體形狀知覺主導選擇行為 | ||
周 熠 | 知識計算:復興時代已來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線上直播 |
蔣田仔
李永杰
|
林龍年 | 基于微芯片技術的無線腦活動記錄系統 |
蔣田仔 | 腦網絡組圖譜及其對類腦智能的啟示 | ||
李 晟 | 知覺學習的認知與神經機制 | ||
李遠清 | 多模態腦機接口及其臨床應用 | ||
吳 思 | 類腦時空運動模式識別模型 | ||
斯白露 | 認知智能的計算模型 | ||
李永杰 | 受生物視覺機理啟發的計算機視覺技術 | ||
喬 寧 | 類腦智能感知及計算的產業化發展及應用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301 |
李學龍
季向陽
|
鄧小鐵 | 機器學習算法可解釋性的數學之美原則 |
陶大程 | 可信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的基礎理論 | ||
林宙辰 | 基于偏微分算子的等變卷積 | ||
操曉春 | 對抗環境下的計算機視覺 | ||
郝建業 |
強化學習的挑戰和落地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線上直播 |
熊范綸 | 熊范綸 | 我國智慧農業產業化的短板與突破口 |
張友華 | 安徽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研究與建設 | ||
王儒敬 |
農業傳感器與智能感知技術 |
||
袁紅春 |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水產品溯源平臺建設 | ||
黃 敏 | 先進光學檢測技術在農產品、食品品質檢測中的研究與應用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201 |
邱志明
吳美平
|
吳明曦 | 智能化作戰案例分析與啟示 |
謝少榮 | 無人系統機器類腦認知學習與決策方法研究 | ||
方 浩 | 有/無人協同控制中的人為干預建模與人機共享控制 | ||
姚燕安 | 下一代移動機器人設計理論與關鍵技術 | ||
胡天江 | 進場無人機的地基視覺智能引導技術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線上直播 |
喬俊飛
韓紅桂
|
鐘偉民 | 城市污水處理過程智能監控與優化 |
于廣平 | 知識驅動的印染廢水處理智能管控系統平臺研發及應用 | ||
王小藝 | 河湖水環境監測與藻類水華預測、治理決策研究 | ||
張樹才 | 石化企業在役場地污染風險智能化管控技術 | ||
張軍國 | 林業病蟲害無人機航拍監測與圖像處理 | ||
韓紅桂 | 城市污水處理過程異常工況智能識別與自愈控制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線上直播 |
李正熙
王飛躍
|
魏 運 | 首都智慧地鐵運營新模式探索 |
郭 戈 | 汽車共享出行系統的運行優化 | ||
汪 林 | 智慧公路建設與基礎設施數字化發展思考及建議 | ||
吳建軍 | 智慧地鐵之運管與實務 | ||
翁劍成 | 大數據驅動的城市公共交通運行監測與運營優化 | ||
吳文祥 | 高峰期城市軌道交通列車跳站運行優化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217 |
郭為民
華志剛
|
華志剛 | 能源行業數字經濟與數字化轉型 |
姚 峻 | 新型儲能規?;瘧玫募夹g探討與實踐 | ||
王志杰 | 火電機組智能控制系統及工程應用 | ||
李炳楠 | 基于前饋和改進型自抗擾控制的火電機組智能控制系統和工程實踐 | ||
尹 峰 | 運行機組智能化改造與平行控制研究 | ||
陳世和 | 智能電廠設備預測健康管理體系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321 |
管曉宏
孫 健
|
關新平 | 信息物理系統的分布式感知與協同控制 |
關治洪 | 混雜智能系統的自適應通信與控制 | ||
夏元清 | 智能化信息系統安全防護機理及方法 | ||
徐占伯 | 零碳智慧能源供需系統與能源革命 | ||
王文海 | 內生安全關鍵控制系統研究 | ||
常 涌 | 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產品數據管理與實踐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線上直播 |
郭茂祖 | 郭茂祖 | 基于人工智能的計算性城市設計 |
戴亞平 | 服務機器人對人類個體、群體情緒識別方法研究 | ||
賈慶山 | 面向互聯網數據中心綠色可靠運行的優化 | ||
魏 東 | 建筑集中式空調系統智能預測控制策略 | ||
柳 林 | 智慧城市及智能感知 | ||
王 佳 | 時空大數據賦能城市大腦 打造“融合、共享、升維、賦能”新生態 | ||
曹 勇 | 基于云服務的建筑能效運營技術體系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320 |
葛昌純
熊 剛
|
葛昌純 | 人工智能與材料科學交叉研究之淺見 |
楊永強 | 金屬增材制造技術前沿 | ||
江平宇 | 社群化制造:一種服務型制造的新實現模式 | ||
毋立芳 | 智能3D打印的一點探索 | ||
熊 剛 | 個性定制需求促進3D打印與社會制造發展 | ||
呂 琳 | 幾何微結構的高效仿真與設計優化 | ||
楊 磊 | 5G+工業互聯網的實踐和探索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線上直播 |
欒小麗
孫立寧
|
朱康建 | 注塑設備的信息化、互聯網化與智能化探索與研究 |
蔡文超 | 紡紗廠全流程筒紗輸送與智能包裝系統 | ||
趙忠蓋 | 食品發酵過程智能生產與改造 | ||
高梯學 | 新型紡紗裝備的智能化探討與實踐 | ||
過志強 | 輕紡行業自動化智能化發展探索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線上直播 |
范彥銘
段海濱
|
范彥銘 | 無人機自主與智能控制技術 |
潘 泉 | 無人機系統綜合安全技術 | ||
朱家強 | 無人機集群的體系架構與使命任務工程方法 | ||
王 磊 | 異構集群可協同分析與機械化驗證 | ||
陳 謀 | 多約束條件下的無人機智能飛行控制 | ||
段海濱 | 從動物隨機運動到無人機群智匯聚控制 | ||
羅德林 | 無人機集群協同作戰決策 | ||
田栢苓 | 面向復雜環境的無人機自主導航與控制 | ||
董 琦 | 智能兵棋系統—未來無人作戰的“先行者” | ||
蒲志強 | 知識與數據協同驅動的群智決策研究與實踐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202 |
李 駿
陳 虹
|
魏 東 | 百度自動駕駛的實踐與思考 |
王建強 | 智能網聯汽車擬人化決策與協同控制技術 | ||
徐 昕 | 無人車輛的自學習優化決策與控制技術 | ||
殷國棟 | 融合車路協同的智能駕駛理論、方法與實踐 | ||
邊 寧 | 東方風氣領航 智能駕駛躍起 | ||
任鵬舉 | 面向自主智能體的高效計算架構思考 | ||
袁小芳 | 電動汽車多目標三維路徑規劃研究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線上直播 |
丁 漢
王 碩
|
趙 杰 | 待定 |
宋 銳 | 機器人柔性裝配技術研究 | ||
陶波 | 大型復雜構件機器人化智能制造技術與應用探索 | ||
李瑞峰 | 智能激光焊接機器人技術研究及應用 | ||
劉海濤 |
高性能混聯機器人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 ||
杜振軍 | 新松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 | ||
肖永強 |
國產工業機器人正向研發思路探討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218 |
鄧 方 | 付成龍 | 基于人體行走動力學的穿戴式負重助行機器人 |
李 燁 | 可穿戴傳感與智慧醫療 | ||
徐明亮 | 人機融合“增強人” | ||
肖文棟 | 基于可穿戴技術的未病測量與評估 | ||
曲永杰 | 面向未來士兵系統,共建智能可穿戴領域生態 | ||
鄧 方 | 智能可穿戴泛在系統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203 |
桂衛華 | 錢衛東 | 工業互聯網與鋼鐵智慧制造 |
張云貴 | 知識圖譜在鋼鐵智能制造中的應用研究 | ||
葛秀欣 | 中冶京誠數字化管控平臺 | ||
張余海 | 基于5G技術的無人天車智能倉儲系統的實踐 | ||
張瀚文 | 數據驅動的過程監測技術在鋼鐵冶煉過程中的應用 |
地點 |
論壇主席 | 論壇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A216 |
任 磊 王 晨 |
劉默 | 工業互聯網驅動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
王晨 | 數字化視角下的工業互聯網技術發展與挑戰 | ||
陽春華 | 面向有色冶金智能制造的工業互聯網關鍵技術與應用探索 | ||
李少遠 | 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推動下的自動化技術 | ||
侯忠生 | 工業互聯網背景下的工業控制專業軟件控制理論基礎 | ||
夏元清 | 面向復雜工業制造過程的智能感知、處理、決策與控制理論與方法 | ||
于辰濤 | 聯想集團全球供應鏈和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實踐 | ||
沈韜 | 面向復雜工業制造過程的智能感知、處理、決策與控制理論與方法 | ||
王曉康 |
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建模與計算方法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待定 |
黃國良 |
Overview on International Compliance, Standards, Best Practices on Sensors and IOT |
待定 |
蘇宏業 |
面向工業互聯網架構的智能工廠與標準化工作 |
待定 |
孫立寧 |
機器人智能制造創新與標準化建設 |
待定 |
孫長生 |
標準制定管理與節點控制要求 |
待定 |
郭 楠 | 智能制造 標準引領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待定 | 周 彤 |
大規模網絡化系統分析與綜合中的幾個基本問題 |
待定 |
陳 虹 |
智能駕駛的智能度測評 |
待定 |
孫秋野 |
綜合能源系統運行控制方法及應用 |
待定 |
解永春 |
航天器智能自主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 |
待定 |
程 鵬 |
VTrace: Automatic Diagnostic System for Persistent Packet Loss in Cloud-Scale Overlay Network |
待定 |
韓紅桂 |
城市污水處理過程出水總磷智能特征檢測 |
待定 |
和望利 |
大型煉化裝置數據驅動魯棒計劃優化 |
待定 |
鄧 方 |
跳出思政看思政——以系統觀推動專業學院研究生思政工作 |
待定 |
王景川 |
機器人實踐競賽與創新人才培養——中國機器人大賽介紹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待定 | 程鵬 | 工業互聯網安全研究體會:源于控制,遠于控制 |
待定 |
伍東睿 | 腦機接口中的機器學習 |
待定 |
程同蕾 | 微結構光纖在智能感知領域的應用 |
待定 |
熊昊一 | 基于飛槳的“泛在”物聯網系統 |
待定 |
魯繼文 | 無監督視覺表征學習 |
待定 |
孫健 | 我的科研經歷與心得體會 |
待定 |
王衛群 | 生機電融合的康復機器人關鍵技術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待定 |
袁小鋒 |
流程工業生產過程數據驅動建模與應用 |
待定 |
雷金龍 |
不確定信息下的多智能體網絡優化與博弈 |
待定 |
孟 敏 |
多集群博弈納什均衡點的求解速度與分布式在線學習 |
待定 |
孫銘陽 |
Data-Driven Dynamic Security Assessment of Large-Scale Power Systems with High Renewable Energy Penetration |
待定 |
高 玉 |
在極寒氣候環境中奔跑的無人駕駛礦卡 |
待定 |
繆志強 |
基于部分測量信息的多自主機器人系統協同控制 |
待定 |
謝世文 |
級聯有色冶金過程協調優化 |
待定 |
張 磊 |
從彩色到光譜:打造機器光譜視覺世界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待定 | 顧菊平 |
勤能補拙,重在堅持 |
待定 |
余 臻 |
企業多元化文化體系建設 |
待定 |
杜安利 |
自主CPU生態與工業關基應用 |
待定 |
劉 靜 |
科研是最好的奢侈品 |
待定 |
寧曉琳 |
如何選擇科研方向和面對挫折 |
待定 |
蒲華燕 |
科研讓生活更美好 |
待定 |
馬 倩 |
讓科研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
待定 |
戴 荔 |
相信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
待定 |
楊 文 |
科研路上的詩與遠方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待定 |
樊 磊 |
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與科技素養 |
待定 |
王元卓 |
科幻電影中的人工智能 |
待定 |
張軍平 |
新媒體的人工智能科普思考 |
待定 |
劉希未 |
青少年人工智能素養模型及測評框架 |
待定 |
袁中果 | 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實踐與思考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待定 | 周小虎 |
冠脈介入手術復雜自然操作行為的智能分析與應用 |
待定 |
周 敏 |
突發事件下高速鐵路列車運行智能調整策略與方法 |
待定 |
孫中奇 |
Disturbance Rejecti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
待定 |
肖 強 |
時標動力系統穩定性研究 |
待定 |
謝世文 |
鋁電解過程知識獲取與智能感知 |
待定 |
彭 聰 |
新型慣性執行機構主動振動控制研究 |
待定 |
王 鋼 |
基于數據驅動的事件觸發控制系統研究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待定 | 徐向民 |
華南理工大學“跨系統”融合的未來技術創新路徑探索 |
待定 |
付俊 |
未來工業智能中的前沿交叉科學與人才培養 |
待定 |
袁燁 |
面向航空制造的機理建模和質量預測 |
待定 |
況迎輝 |
發揮東南大學特色優勢,建設未來技術教學科研新高地 |
待定 |
楊明 |
深化產教融合,探索未來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培養模式 |
待定 |
沈毅 |
前沿交叉科學與未來技術人才培養的思考與實踐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08:30-12:30 |
陳衛東 |
移動輔助機器人智能化技術研究進展 |
08:30-12:30 |
程 龍 |
手康復機器人的智能感知與控制技術 |
08:30-12:30 |
吳新宇 |
人機協同外骨骼機器人系統 |
08:30-12:30 |
孫 煒 |
復雜場景機器人三維建圖與定位關鍵技術 |
08:30-12:30 |
田國會 |
家政作業服務機器人環境建模問題研究 |
08:30-12:30 |
劉 勇 |
多源融合SLAM-現狀與挑戰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09:00-12:00 |
陳 虹 |
生活中的最優控制 |
09:00-12:00 |
郭洪艷 |
從淋浴調節看控制 |
09:00-12:00 |
張 皓 |
追逐游戲中的控制 |
09:00-12:00 |
劉 俊 |
“星球大戰”之外星人血糖控制 |
09:00-12:00 |
劉嫣然 |
“星球大戰”之外星人溫度控制 |
09:00-12:00 |
譚中秋 |
Scratch軟件中的控制游戲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14:00-18:00 |
高海波 |
火星車復合式移動系統設計及運動性能模擬驗證關鍵技術 |
14:00-18:00 |
李智軍 |
面向人機合作混合智能的可穿戴機器人控制理論與方法 |
14:00-18:00 |
王 碩 |
機器人運動規劃、控制與技能學習 |
14:00-18:00 |
方 方 |
Maps and Functions of Human Attention |
14:00-18:00 |
李貽斌 |
腿臂協同作業機器人技術 |
14:00-18:00 |
訾 斌 |
智能柔性驅動機器人關鍵技術及其發展趨勢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09:00-16:50 |
趙珺 |
工業能源系統預測與調度 |
09:00-16:50 |
馬鍇 |
能源網絡系統的協同控制與優化方法 |
09:00-16:50 |
周純杰 |
工業信息物理系統的信息安全防護 |
09:00-16:50 |
許勇剛 |
新型電力系統安全防護 |
09:00-16:50 |
陳江寧 |
雙碳目標下數字化轉型賦能碳資產管理模式的探索 |
09:00-16:50 |
王順江 |
新型能源體系電力系統與設備的全新安全運行理論 |
09:00-16:50 |
沈超 |
數據與機理融合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統安全風險分析 |
09:00-16:50 |
滕飛 |
基于信息物理視角的低碳電力系統的高效安全運行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13:30-17:15 |
程 鵬 |
工業機械臂信息物理安全分析與檢測 |
13:30-17:15 |
唐 漾 |
多智能體系統分布式優化與安全控制 |
13:30-17:15 |
莫一林 |
信息物理系統的安全信息融合 |
13:30-17:15 |
李渝哲 |
Remote State Estimation in Cyber-Physical Systems: from Power Control to Security |
13:30-17:15 |
呂茂斌 |
Distributed State Estimation Under Jointly Connected Switching Networks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08:30-11:50 |
趙 琳 |
面向遠海應用的北斗/GNSS高精度定位及其增強技術 |
08:30-11:50 |
史忠科 |
飛行器導航與控制方法面臨的問題 |
08:30-11:50 |
解永春 |
自主交會對接控制方法研究與應用 |
08:30-11:50 |
祁振強 |
航天控制技術的發展思考 |
08:30-11:50 |
李智斌 |
臨近空間長航時飛行器集群容錯協同控制 |
08:30-11:50 |
宗 群 | 拒止環境下多無人機智能感知與自主控制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14:30-17:10 |
張 濤 |
自動化領域高水平交叉人才培養 |
14:30-17:10 |
魏海坤 |
全國高校自動化方向培養方案模板構建工作進展 |
14:30-17:10 |
吳美平 |
面向無人作戰需求的控制類專業實踐項目探索 |
14:30-17:10 |
王燕舞 | 風清氣正 專精覃思 ——創新思政教育措施,培養自控可靠人才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14:30-18:30 |
熊 蓉 |
基于足球機器人競賽的創新人才培養 |
14:30-18:30 |
趙明國 |
“清華火神”RoboCup人形組機器人的研發與人才培養 |
14:30-18:30 |
盧惠民 |
智能化背景下控制類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人才培養實踐 |
14:30-18:30 |
王景川 |
需求引領、科教融合、體系創新,上海交通大學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探索與分析 |
14:30-18:30 |
劉成菊 |
機器人與人工智能課程實踐平臺建設與思考 |
14:30-18:30 |
王鴻鵬 | “跨域挑戰賽”-科研與實踐結合競賽模式探索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09:00-11:30 |
胡清華 |
自主機器學習的初步探索 |
09:00-11:30 |
黃 華 |
基于物理模型的計算光譜攝像 |
09:00-11:30 |
桑 農 |
時序行為檢測技術研究 |
09:00-11:30 |
王立威 |
Towards Certified Adversarial Robust with LipNet |
09:00-11:30 |
張敏靈 | 偏標記學習的研究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14:00-17:30 |
趙延龍 |
集值系統的辨識與自適應控制 |
14:00-17:30 |
李 韜 |
面向能源互聯網的分布式估計和經濟調度算法 |
14:00-17:30 |
劉騰飛 |
非線性系統的量化控制 |
14:00-17:30 |
游科友 |
Innovation Compression for Communication-efficient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with Linear Convergence |
14:00-17:30 |
趙文虓 |
基于集值型輸出測量數據的隨機非線性系統遞推辨識 |
14:00-17:30 |
朱善迎 |
Distributed Dual Gradient Tracking for Economic Dispatch in Power Systems with Quantized Communication |
14:00-17:30 |
郭 金 |
基于飽和約束測量的無拖曳控制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09:00-11:30 |
陳繼光 |
When to Offer a Trade-in Program with a Secondary Trade-in Market? |
09:00-11:30 |
關 磊 |
Optimal Pricing Strategy of the Reward-based Crowdfunding Platforms |
09:00-11:30 |
李 雪 |
The Fringe or National Brand Manufacturer? An Analysis of Private Label Sourcing Strategy |
09:00-11:30 |
劉冠男 |
基于深度強化學習的救護車調度策略研究 |
09:00-11:30 |
馬利軍 |
考慮長者健康狀態變化和止步行為的養老院資源仿真優化配置 |
14:00-16:30 |
趙 翠 |
Effects of Online Reviews and Competition on Quality and Pricing Strategies |
14:00-16:30 |
錢 宇 |
基于熱門產品分析的跨境電商選品策略研究 |
14:00-16:30 |
吳 鵬 |
The optimal strategy of online car-hailing platforms with electric vehicle rental service |
14:00-16:30 |
徐鴻雁 |
Information Sharing in the Presence of Retailer’s Risk Aversion and Altruism |
14:00-16:30 |
朱 斌 |
Target-driven portfolio selection and investor behavior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14:00-18:30 |
陳皓勇 |
含分布式能源的多層級集群型電力系統的運行與控制 |
14:00-18:30 |
何國慶 |
100%可再生能源獨立供電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14:00-18:30 |
胡澤春 |
促進新能源消納的電動汽車充放電引導與調控 |
14:00-18:30 |
周京華 |
集成可再生能源的大數據智能電網關鍵技術 |
14:00-18:30 |
李香龍 |
電動汽車智慧出行充電服務與分布式儲能 |
14:00-18:30 |
呂 斌 |
EI-City賦能分布式能源智慧運營服務 |
14:00-18:30 |
謝清明 |
磁懸浮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在分布式能源領域里的應用 |
14:00-18:30 |
薛明旭 |
關于無人機與圖像處理在光伏巡檢中的應用 |
14:00-18:30 | 胡大勇 |
新時代智能電網與智能汽車設計仿真技術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08:30-11:30 |
王 永 (主 席) |
分數階系統與控制的現狀與思考 |
08:30-11:30 |
李常品 |
Stability and logarithmic decay of solution to Hadamard{type fractional di erential equation |
08:30-11:30 |
薛定字 |
基于FOTF工具箱的分數階系統分析與仿真 |
08:30-11:30 |
于永光 |
群智能優化算法及其在分數階系統參數辨識中的應用研究 |
08:30-11:30 |
蒲亦非 |
Analog Circuit Implementation of Fractional-Order Memristor: Arbitrary-Order Lattice Scaling Fracmemristor |
08:30-11:30 |
孫洪廣 |
復雜介質中反常擴散過程數值模擬進展 |
14:00-18:00 |
吳然超 |
分數階離散神經網絡動力學分析及其在圖像加密中的應用 |
14:00-18:00 |
高 慶 |
An approximation approach to OSDE via geometric projection |
14:00-18:00 |
衛一恒 |
Tempered離散分數階系統的穩定性分析 |
14:00-18:00 |
付紅斐 |
相關變階分數階微分方程的理論與高效數值方法 |
14:00-18:00 |
賀少波 |
Modeling of discrete memristor and its applications |
14:00-18:00 |
田安紅 |
分數階在土壤高光譜中的應用研究 |
14:00-18:00 |
李 巖 |
伯德圖、奈奎斯特圖和“頻率-分數階階次”圖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09:00-11:40 |
林曉東 |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in Digital Forensics |
09:00-11:40 |
任 炬 |
面向異構環境的聯邦學習優化機制 |
09:00-11:40 |
陳 旭 |
邊緣計算與人工智能 |
09:00-11:40 |
任 磊 | 工業互聯網:新興技術展望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14:30-16:15 |
孫君昭 |
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應用及其進展 |
14:30-16:15 |
張志成 |
當機器人與骨科相遇 |
14:30-16:15 |
王希友 |
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在泌尿外科手術中的應用優勢 |
14:30-16:15 |
牛少曦 |
手術機器人賦予的新使命 |
時間 |
專題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14:00-18:00 |
李鴻一 |
具有執行器故障的多智能體系統人在回路控制 |
14:00-18:00 |
張 柯 |
多智能體系統的故障診斷和容錯控制 |
14:00-18:00 |
陳填銳 |
基于確定學習的微小故障診斷及其在旋轉失速診斷中的應用 |
14:00-18:00 |
李霄劍 |
數據驅動的動態系統故障診斷與控制 |
14:00-18:00 |
羅 浩 |
基于信號空間投影的閉環自動控制系統魯棒故障監測方法 |
14:00-18:00 |
陳志文 |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based fault diagnosis methods for dynamic processes |
14:00-18:00 |
張付凱 |
基于模式的非線性系統容錯控制 |
14:00-18:00 |
吳偉明 |
基于采樣數據的動態學習及模式識別研究 |
Past review